韓國政府力攜手三星,力爭半導體自主可控

2020-09-15

   

  low_banner_工作區域 1.jpg

當韓國政府上個月宣佈擴建半導體材料測試設施時,其核心是三星電子提供的一款高聳的白色機器,這個產品的價格僅為其市場價格的一部分。該設施旨在激勵當地供應商製造和測試光致抗蝕劑等複雜的晶片製造材料,而在去年日本對高科技晶片材料實施出口限制之後,韓國力求實現自給自足。

   

儘管業內人士警告說,韓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爆發以及中美緊張關係威脅要加快供應鏈的轉變,晶片技術自力更生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擁有測試設施的國家納米工廠中心總裁李祖元表示,像三星這樣的大型晶片製造公司以前會“以最便宜的價格採購最好的元件,而不論材料來自何處”。

   

“但是,由於日本的出口限制和 COVID-19,它們已經開始……培育當地供應商,並建立了一個可以不受干擾地進行供應的系統,”李在首爾以南 150 公里的大田市中心告訴路透社記者

三星出售給實驗室的設備,即 ASML 製造的 ArF 浸沒式光刻機,將説明當地供應商測試晶片材料。

    

專家說,這台機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一直在其生產線中使用的設備,新機器時的成本高達 1000 億韓元(8400 萬美元)。

國家納米工廠中心的一位官員說,他們已經準備了約 200 億韓元用於購買和翻新該機器,但未提供最終價格的細節。首爾國立大學教授李鐘鎬說:“過去這是無法想像的,可以為公共實驗室提供如此昂貴的設備。”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他強調。

    

三星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路透社,三星已決定投資需要合作以開發下一代晶片技術的公司。

   

它最近對兩家本地晶片組件和測試設備製造商 S&S Tech Corp 和 YIK Corp 投資了總計約 1,130 億韓元,這是三年來的首次此類投資。

S&S 生產口罩 mask blanks,這是一種晶片製造元件,目前有 90%以上來自日本公司,例如 Hoya,但未包括在出口禁令中。 

  

三星支援的晶片材料供應商的一位官員表示:“三星似乎正在確保各種選擇,因此它們不會過於依賴任何一種來源。”

    

根源于戰時歷史的韓日緊張局勢沒有任何解凍的跡象,首爾正努力使仍主要來自日本的 100 種物品的供應來源多樣化,並承諾到 2022 年為此投資 5 萬億韓元。

去年,韓國已經限制了日本在路邊針對的三種材料的採購,現在他們已經從比利時,臺灣和中國大陸獲得了供應。

   

懷疑論

但是,業內專家表示,對於韓國小型的國內晶片材料市場將資金投入到發展具有日本競爭優勢的尖端技術是否具有經濟意義上,人們持懷疑態度。此外,首爾希望大公司利用當地供應商,“但除非品質得到保證,否則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韓國企業遊說集團韓國工業聯合會產業政策小組負責人權赫敏說。

  

三星,SK Hynix 和 LG Display 為蘋果,高通和華為等科技巨頭提供晶片和顯示器。晶片產業占亞洲第四大經濟體韓國的 20%。

  

前海力士(Hynix)工程師金相勇(Kim Sang-yong)表示,定位 EUV 光刻膠等高科技材料將需要時間。日本占全球光刻膠產量的 90%。日本在其遏制中瞄準的光刻膠後來又被部分反轉了,它是用於將電路圖案轉移到半導體晶圓上的薄材料層。

  

金現在是韓國工業大學的教授,他也警告說,如果日本將遏制擴大到晶片製造設備,韓國可能會受到重創。

  

根據首爾國際貿易研究所的資料,在韓國嚴重依賴日本的 100 種進口商品中,有 14 種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金說,如果日本將遏制措施擴大到這 14 種,韓國的晶片生產將停止。

“比材料更脆弱的是製造半導體的設備和零件。”

     

來源:內容編譯自「CNBC」

-------------------------------------

    

台灣雖然是半導體強國,但多數的設備及關鍵材料嚴重仰賴國外大廠,關鍵材料自主化程度低,如果日本對台灣半導體發出出口禁令,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台灣政府應多扶持國內半導體關鍵材料的自主化,力求實現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