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夢面臨複雜供應鏈挑戰 專家建議從封裝切入

2021-04-15

文章banner_工作區域 1_工作區域 1.jpg

    

《路透社》報導,周一拜登政府舉辦半導體會談,討論半導體短缺危機,並作為美國加強本土晶片產業更廣泛作為的一部分,此前拜登提出500億美元投入晶片製造及研究,意欲與中國競爭,儘管拜登宣示本土晶片製造,不過業界指出,想在美國建立整個供應鏈可能很困難。

報導指出,500億美元資金預計一大部分將用於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及台積電(2330)在美晶圓廠的建造,但產業高層表示處理更廣泛供應鏈問題是關鍵,並且拜登政府將面臨應該補助哪一環的複雜問題。

    

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向《路透社》表示:「試著在單一地區從上游到下游重建整個供應鏈是不可能的,這(成本)可能高到令人卻步。」

報導指,製造單一的電腦晶片涉及了超過1000個步驟,以及一長串的廠商,這些公司大部分都在亞洲,並且對大眾來說並不熟悉。目前美國只佔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的大約12%,1990年代該佔比為37%,如今超過8成的晶片製造集中在亞洲。

   

光是封裝就有自己的供應鏈,舉例來說,南韓Haesung DS負責製造汽車晶片的封裝元件,並替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等客戶,將產品出口至馬來西亞或泰國,這些公司或外包廠商則在當地替博世(BOSCH)等客戶組裝及封裝晶片,再把產品供應給終端的汽車製造商。

   

加州晶片封裝商Promex執行長Dick Otte表示,如果拜登政府想在本土製造晶片上想成功,則必須在美國重建晶片封裝產業,「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如今更新的晶片封裝已不如過去一般勞力密集,部分美國晶片商認為有機會將封裝帶回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Tony Levi表示,重建美國晶片封裝不只可以讓晶片公司及他們的客戶免於政治風險,同時也可打破涉及晶片製造的漫長周期。

     

他表示包括英特爾、台積電、三星分別已經或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德州及紐約等地設廠,因此適合在這些地方建立如封裝等供應鏈。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