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半導體供應鏈國產化 經濟部兩年砸76億補貼廠商

2021-04-25

low_banner_工作區域 1.jpg

2020/7/2 

   

經濟部推動四大中心,工業局今(2)日說明主責「高階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的計畫,將建構台灣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國產化」,工業局爭取今年30億元、明年加碼至46億元預算,以原則補助四成,最高可達五成輔導廠商,拚帶出台廠69億元投資額,完備國內半導體產業生態系。

   

經濟部指出,受到美中貿易衝突、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在加快重組,使外,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製造存有極大的資安疑慮,促使越來越多高階產品選擇移回台灣。

   

經濟部表示,政府將掌握時機,結合產業公協會力量,引導廠商導入5G、AI智慧化科技,推動產業智慧化、數位轉型並發展創新應用解決發展,加快實踐產業鏈智慧化。

  

經濟部工業局指出,今年二大中心計畫經費共新台幣30億元,目前也在爭取明年經費加碼至46億,仍在預算審查階段,盼藉由補助業者四成的方式,促進廠商投入六成經費,創造至少69億元投資額;不過,如有特殊情況如中堅企業等,也將個案認定,提高為補助五成為限。

工業局副局長楊伯耕表示,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及力成等國內半導體大廠資本支出不斷提升,工業局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具備足夠的發展能量,將利用國內需求,透過引進外商設廠,扶植國內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產業,讓外商設備材料在地化、技術自主化。

   

此外,楊伯耕說,目前正洽商既有在台投資之外商,並輔導國內廠商完善供應鏈,包含國際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美商應材 (AMAT)、美商科林 (LAM)、日商迪恩士 (Screen、美商科磊 (KLA)、東京威力科創 (TEL) 等,上述六家已是台灣半導體業採購設備的75%占比。

   

材料廠商方面,則有三菱化學、信越化學、默克半導體等外商,三家業者已規劃在未來三年內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合計投資90億元。

    

2019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已經達2.7兆元,位居世界第二。工業局預估,此二大中心推動將可誘發國內、外廠商1.2兆元投資,目標是要讓半導體產業在2030年產值達到5兆元。

   

經濟部宣示打造四大中心分別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高科技研發中心」以及「綠能研發中心」。